在汽车应急装备体系中,三角警示牌虽构造简约,却是交通事故后预防二次事故的 “关键防线”。它通常由塑料反光材料制成,展开后呈等边三角形,边长约 30 厘米,折叠后仅手掌大小,便于收纳在后备箱备用,却能在道路上形成清晰的警示区域。
其核心警示原理依托反光特性:表面附着高折射率反光膜,可将后方车辆灯光逆向反射,在白天可视距离达 500 米以上,夜间或低能见度环境下,警示范围能延伸至 1000 米,为后车预留充足的减速避让时间。部分新款还加入荧光涂层,即便无外部光源,也能通过环境光实现基础警示。
使用时需严守 “三规范”:普通公路需在车后 50-100 米处放置,高速公路需增至 150 米以上,弯道或坡道需提前放置在来车方向;放置前需开启车辆双闪灯,穿戴反光背心确保自身安全;使用后及时清理表面灰尘,避免折叠时刮伤反光膜,存放时远离重物挤压。
这具重量不足 200 克的应急装备,是道路上的 “安全警示标”,规范使用、妥善保管,才能在车辆故障或事故时筑牢安全屏障。